Search

醫療風險、急救傷害,應該要深入在全民 #健康識能 教育

CPR急救,胸要壓深達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醫療風險、急救傷害,應該要深入在全民 #健康識能 教育

CPR急救,胸要壓深達5、6公分
才是高品質、有效從失卻力量的心臟壓出血流
有保護正缺氧的腦部

這過程,胸肋骨全斷、內臟傷害出血
或是AED資源有限
全程品質不佳醒後是植物人,都是有可能的

如果沒有出現上述傷害
你不只要謝救你的人、還要感謝各路神明
遑論只是皮表的傷害?

這次比較不同的是,看來有非醫療領域的民眾
終於體會救人不被感謝,甚至被反咬的風險

因為很多人沒有內建這樣的基礎認識

這其實就是在急診室以及病房常見的光景
不用說急救了,護理師打靜脈針困難啦
或是病人複雜病情難以好轉之類啦
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就會承受了很多的情緒
相信很多救難或緊急救護員也是
#防衛就是這樣一步步搭起來的

我們之前說的對民眾建立 #健康識能
還是太多停留在保健或就醫辨識的想像

但是,對進入醫療、承擔風險的可能性
目前的教育體系看來是迴避的
甚至很多擁有行政資源的層級也不敢面對

醫療,或說救人,本身就是一種傷害
它並不是王子吻醒公主一切恢復如初

一定是有所犧牲,條件惡劣下有所選擇
只要沒有違反治療疾病、拯救生命的倫理與邏輯
我們都應該要給好心人與相關天職的人員更多的肯定與保障

醫療風險、急救傷害,我認為及早建立在基礎教育之中
這也有助於建立未來醫病共享決策的基礎
而不是有有求於人的時候什麼都說不知道
抓著人說拜託救救我、不甚滿意就說有事都是你的世界

#雙向信任與感謝
這才是品質的來源,一昧單方面要求各種成效並不是
也是給有一天有需要被救的你
享受別人更無私、人性溫暖地對你伸出救援的雙手


Tags:

About author
姜冠宇醫師的粉絲頁,分享從臨床及社會議題的看法、對話和互相理解
姜冠宇醫師的粉絲頁 整合醫學專科醫師,國際衛生交流與公眾事務經驗,盼能促進更多社會對話與理解。
View all posts